「超以象外,得其寰中。」(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參透、超越事物的外在表象,並將個人怠悟融入永恒、完滿而蘊藏生命力的宇宙之中,一直是我國詩詞、繪畫、書法、音樂、文學、園林設計等藝術領域中的重要精神內涵。

發生在二十世紀初的西方現代藝術演化,首先是脫離對自然物象外表的模倣。正如康定斯基所指出的︰「一位藝術家應當不理睬所謂『可理解的』或『不可理解的』造型……他的兩眼必須注視他內在的生,兩耳必須傾聽內在需求的聲音。」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抽象藝術曾一度主宰著歐美大地的美術創作思潮。藝術家使不可觸摸的內在心靈律動轉化成擁有強烈生命張力的各種色彩、符號與節奏,而帶有理想主義色彩的思考亦被升華成冷靜的表現形式與秩序構成。追求精神自由解放的抽象藝術亦因而成為世上彰顯個性,當今極為普及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

在古老的中華大地上,強調精神超脫的美術創作中亦蘊含著強烈的抽象意味。當中國抽象藝術家在二十及二十一世紀中不斷探索,並實踐自身的藝術理想過程時,豐厚深邃的中華文化便悄悄地隨著他們敏銳的知覺及獨特氣質,在舒展的雪白的畫布上展開一幕又一幕的創造奇跡。

澳門藝術博物館滿懷熱誠,舉辦「超以象外──中國抽象繪畫作品徵集」這項讓兩岸四地藝術家共同參與的盛事。相信是次超越地域界限的活動定能喚來中國當代抽象運動的春天。經過兩個階段認真評審,我們從接近五百件作品中選出了包括五件獲獎作品在內的四十二件優秀參展作品。

自我發現,是抽象藝術家在自主意識高漲時代中的獨白,他們選擇遠離世俗視覺中的記憶與追認,只容許自己在畫布跟前吐露內在深處的思考、直覺與情感。而對入他者的觀眾來說,郤在無法、亦難以言狀的種種體驗中,傾聽著當代人類心靈的召喚,且在超越由累積形成的慣性限制中不斷改變、豐富著原有感知,繼而意識到「為藝術而藝術」的強大感染力量。

吳衛鳴

Back To Top